2021年11月1日至5日,省督導組采取召開座談會、走訪學校、調閱材料、隨機訪談等形式,對周口市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職責情況進行了實地督導,指出了我市在履行教育職責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整改工作提出具體建議。按照省督導組的意見、建議和省市領導相關要求,我市認真對照問題,結合實際,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落實整改工作?,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整改工作部署開展情況
周口市政府高度重視政府履行職責評價問題整改工作。一是迅速傳達貫徹。第一時間向各縣(市、區)政府和市財政、編辦、人社等相關單位下發了《周口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查反饋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周政教督辦〔2022〕2號)。召開了整改工作專題會,要求各相關單位根據工作要求,針對存在問題,認真研究對策,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反饋問題,逐條逐項制定整改措施。二是健全考核和督查機制,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建立“問題清單”,跟蹤整改,責任到人,及時跟進推進措施、時間節點、完成進度和整改效果,并將整改情況列入2022年對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體系,確保問題整改到位、不反彈。各縣(市、區)政府也將方案中的整改任務納入部門履行教育職責的年度考核。市直相關單位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共同推動整改措施的落實。
二、關于教育經費投入和管理方面存在問題
整改措施和成效:
1.“兩個只增不減”沒有落實到位的問題。市本級中等職業學校2019年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12.93元,2020年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62.13元,增長0.65%,但是部分縣(區)中等職業學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存在下降情況。我市將繼續貫徹落實中等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推動中職學?!案咚綄W校、高水平專業”建設,督促縣級財政部門足額、及時補撥中職教育生均經費。高等職業學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下降,原因是2020年高等職業學校學生數較2019年增加2387人。同時,受新冠疫情影響,財政收支形勢嚴峻。市財政局將積極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按照高職院校生均標準納入年度預算,確保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只增不減。西華縣2019年因創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一次性撥款11900萬元,除去11900萬元的一次性撥款因素,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為81946萬元,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為83154萬元,比上年增長0.37%,達到了只增不減的要求。
2.教育費附加沒有足額撥付的問題。川匯區截止2021年12月31日撥付教育費附加4036萬元(含上年節余1279萬元)。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2020年教育附加費支出為0的原因是2020年沒有列支教育費附加科目,從2021年已經開始列支;將2972萬元教育費附加結余用于桂園路初級中學、桂園路小學、扶溝路小學、北京師范大學周口實驗學校小學部建設項目。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將教育費附加結余323萬元用于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包含郅樓小學、趙莊小學和后楊小學校舍拆除重建、李埠口一中和王保初樓小學儀器設備購置、郅樓小學廁所及室外工程等。西華縣2021年教育資金預算時間是2020年12月份,2020年決算在2021年4月份確定,所以造成2020年教育附加費支出為0的現象;教育費附加結余3996萬元納入2022年預算并做好項目規劃,主要用于西華縣人和路小學改擴建工程和中職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
3.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存在欠撥問題。周口經濟開發區財政局已于2021年底將欠撥44萬元生均公用經費撥付到位。
4.教師繼續教育經費撥付不到位問題。市縣兩級把教師繼續教育經費按照教師工資總量的1.5%納入財政預算,按實際支出審批下撥。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教師線下培訓活動開展不足,經費據實支付導致欠撥。市財政局近期將2020年市本級欠撥的385萬元撥付至市教育體育局。川匯區2022年安排教師繼續教育經費預算876萬元,其中教師發展中心預算710萬元(含欠撥330萬元),上年結轉166萬元。西華縣2020年培訓經費欠撥332萬元,目前已全部補撥。
5.普惠性幼兒園獎補資金未落實。川匯區財政局2021年12月3日撥付97.94萬元到川匯區教育體育局,正在辦理22所幼兒園對公賬戶,賬戶設立完成立即撥付。普惠性幼兒園每生每年200元,示范區計劃從2021年秋季開始補發,目前正在向管委會申請資金。周口經濟經開區從2022年按在園幼兒數將民辦普惠性幼兒園獎補資金納入財政預算。西華縣普惠性幼兒園獎補資金82.26萬元已于2021年11月8日撥付到幼兒園所在中心學校賬戶,目前幼兒園已完成支出。
6.教育費附加管理使用不規范。市財政局會同市教育體育局正在嚴格按照《河南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豫財綜〔2011〕4號)規定,研究制定市級教育費附加使用管理辦法,加強對各級學校負責人、財務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加大對教育費附加資金使用監管力度,做到使用符合規定,有計劃、有申請、有分配方案,支出合理合規。
三、關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短板突出問題
整改措施和成效:
1.全市存在大班額問題。2021年秋季,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共有33067個教學班,其中小學25282個,初中7785個;共有大班額1093個,其中小學大班額807個,占比3.19%,初中大班額286個,占比3.67%,較2020年明顯下降。為徹底解決大班額問題,我市計劃“十四五”期間新建西華縣紅花路學校、項城市產業集聚區小學、太康縣第六實驗學校等98所小學、2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6所初中、7所高中。以上新建學校完工后可從基本解決我市城鎮學校學位不足的問題。
2022年,市區兩級計劃籌集投入16億元,重點推進川匯區漢陽路學校、銀珠路小學、銀珠路中學、永寧路小學、六一路小學、潁河路學校、新民小學,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桂園路初級中學、桂園路小學、扶溝路小學、北京師范大學周口實驗學校小學部,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第一初級中學、第一小學,周口經濟開發區東城學校等14所學校新改擴建項目建設,確保年底全部建成投用,屆時將新增義務教育學位27790個,有效解決中心城區的大班額、大校額問題。
2.“城鎮擠”“鄉村弱”問題依然突出。一是積極推進推進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采取“城區名校+新建學?!薄俺菂^名校+農村學?!薄爸行膶W校+村小學+教學點”等多種形式,推動薄弱學校與優質資源輸出校實現在課程資源和人力資源上的共享,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和提高社會聲譽。對辦學條件差、規模較小的教學點,原則上把高年級學生集中到距離較近的寄宿制學?;蛞幠]^大、相對較近的完全小學就讀。對確需保留的教學點保留1—3年級,將4—6年級學生就近合并到寄宿制學校。逐步推行寄宿制完全小學、規模較大的非寄宿制小學和周邊教學點聯盟辦學、集團化辦學、一體化辦學,以強帶弱,協同發展,增強鄉村學校辦學活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義務教育辦學集團80個,其中緊密型55個、聯盟型21個、項目型2個、合作型2個,參與集團學校267個、集團教師9078人、集團學生156494人。二是優化學校布局。以標準化管理“三類學?!眲摻樽ナ?,“十四五”期間每個鄉鎮(辦)集中精力辦好1—2所初中,合理布局規劃3—5所寄宿制完全小學,全部建成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三是積極籌措資金,為許灣小學新建計算機教室、科學實驗室、衛生保健室,對學校的校舍、廁所等進行維修改造,在學校附近增設學生活動場地。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新建周口港區第一小學,設計48個教學班,2160個學位,計劃2023年春季投入使用;第一小學建成后,寧洛高速以北、大廣高速以西的大楊樓小學等10所小學全部合并到港區第一小學。
四、關于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缺口問題
整改措施和成效:
1.學前教育教師編制缺口大。進一步挖掘現有編制資源,加大幼兒園教師編制供給,采取集團化辦學、優質幼兒園帶分園等形式擴充學前教育資源,通過編制內招聘、政府購崗等多種形式,盡快解決學前教育教師編制缺口。川匯區委編辦已向市委編辦申請中小學教師編制370人,待市委編辦正式文件批復后,有序組織實施招教工作。西華縣政府組織編制、人事、財政及教育等部門以員額制形式,計劃每年招聘200名幼兒園教師,五年內基本配齊幼兒教師,滿足縣域內公辦幼兒園發展需求。
2.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依然存在。一是完善補充機制。加大教師招聘力度,尤其是音樂、美術、體育、心理健康等專業教師,根據教師每年調入、調出及自然減員情況,按照缺崗補聘的要求,落實每年教師招聘計劃,新招聘教師優先安排到農村學校任教,解決農村教師學科性缺編問題。二是加快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利用暑期積極開展校長選聘和教師競聘工作,2022年各縣(市、區)至少三分之二的學校完成改革任務。三是保障農村教師待遇。依法依規按時足額發放農村教師工資,認真貫徹執行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穩定農村教師隊伍。四是針對許灣小學沒有專任美術教師的問題,示范區社會事務管理局為許灣小學增加了一名專職美術教師。
五、關于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尚未理順問題
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是做好總體規劃,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周口市“十四五”發展規劃和教育專項規劃,出臺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規劃性、指導性文件,在學校建設、教師補充儲備培養、教育治理能力等方面明確改革目標任務、時間節點和推進措施。二是市直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城市規劃、常駐人口規模和發展趨勢進一步優化、修訂完善中心城區4個區的中小學布局,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中小學建設標準,預留足夠的義務教育學校用地,納入城市規劃并嚴格實施。三是對中心城區教師編制進行統籌管理,實行總量控制、區域調劑、動態調整,市委編辦、市教育體育局每年根據生源變化、學校布局調整和新建改擴建學校教師需求,動態調整教師編制資源,市委編辦負責編制總量控制,市教育體育局在編制總量內,核定各學校教師編制,報市委編辦備案。四是中心城區各區政府(管委會)牽頭,統籌教育、住建、財政、規劃、人社等相關單位統一謀劃,理順管理體制,共同規劃義務教育學校布局、標準化建設、招生、教師配置和交流等方面問題。
六、關于語言文字和學校安全工作有待加強問題
整改措施和成效:
1.未安排教育督導專項經費的問題。周口經濟開發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已將教育督導專項經費列入2022年財政預算。
2.語言文字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強化政府管理責任,建立健全縣級語言文字辦事機構,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綜合管理,充分發揮政府機關、教育系統、宣傳媒體、窗口行業的陣地作用。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對市各語委成員單位聯絡員和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專干開展培訓,提高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探尋務實高效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三是加強推普宣傳。大力提升廣大師生、基層干部和城鄉居民的普通話應用能力,力爭今年年底實現過半縣域普及率達到80%,城市地區實現基本普及。四是做好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涵,組織全市黨政機關、學校、新聞媒體、服務行業開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推普宣傳活動。
3.學校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一是做好涉校矛盾化解和重點人員管控,開展對校園周邊治安亂點、安全隱患突出場所、問題人員和臟亂差環境的排查摸底,切實消除安全隱患。二是按照《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及周邊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教辦安全〔2021〕158 號)要求,部署學校安裝硬質防沖撞設施設備,對大門區域進行合理劃分,增加安全隔離帶的標志。三是按照《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全省校園安全專項整頓工作的通知》(豫高發〔2021〕147號)要求,加強技防設施設備投入,對監控設備進行擴容,使視頻圖像采集信息保存期達到90日以上。四是按照公安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加快推動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公通字〔2019〕27號)規定,籌措資金增加保安工資,聘用年富力強、身體條件較好的青壯年擔任保安員。五是市縣兩級教育體育局和各級各類學校與公安等部門協調配合,充分利用校園周邊“高峰勤務”和“護學崗”機制,積極組織學校安保人員、教師和家長志愿者等,配合執勤民警做好上下學時段校門周邊防控工作。六是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的通知》(教基一廳〔2014〕2號)要求,繼續組織學校制定應急疏散演練預案和演練時間安排表,認真開展安全疏散演練活動,提高廣大師生的自護、自救能力。